第5课《黄河颂》教学设计2023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黄河颂 朗诵配乐(气势恢宏) 第5课《黄河颂》教学设计2023

第5课《黄河颂》教学设计2023

2024-07-12 13:10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资源简介

5.《黄河颂》教学设计【教学目标】1.走近黄河,了解时代背景,激发爱国热情。2.颂读黄河,读出“英雄气魄”,读出爱国激情。(重点)3.赏读黄河,感受黄河形象,理解黄河精神。(难点)【教学重难点】颂读黄河,读出“英雄气魄”,读出爱国激情。(重点)赏读黄河,感受黄河形象,理解黄河精神。(难点)【教学过程】导入新课:师生谈话,引出黄河师:大家知道“中华儿女”又被称为什么吗?生:华夏儿女。生:炎黄子孙。师:不错。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。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?生:我们是炎黄子孙,炎帝、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,所以应是黄河两岸。师:你说得非常正确,(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像)黄河以其粗犷、勇敢、坚强的风骨,纯朴、踏实、热情而真挚的风度,博大的胸怀,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,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《黄河颂》。一.话说黄河,你对黄河知多少1.融合历史、地理学科认识黄河师: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。现在,请同学们尽展才华,让我们“话说黄河”,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。(设计意图:融合地理、历史学科加深对黄河的认识)生: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,流入渤海,全长 5464公里,流经我国九个省(自治区)。师:你真是黄河的优秀儿女,了解了黄河的概貌,正如诗中所说:“浊流宛转,结成九曲连环。”生:现在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、西安、洛阳、郑州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。师:你从地理和历史学科的角度来说的,很好,这在本诗的哪一句中能体现出来呢?生(齐说):啊!黄河!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!五千年的古国文化,从你这儿发源。生: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,中国几代帝王建都均在黄河流域。师:你对历史颇有研究的。生:《黄河颂》是诗人光未然在家国存亡的关头,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,站在高山之巅,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。师:很好。你介绍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。大家结合所学过的地理、历史学科的知识发言,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、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2.析题:从题目《黄河颂》你能获得哪些信息,哪个字是关键?(课前板书题目、作者)预设:说到歌颂、赞颂黄河即可。二.颂读黄河诗篇教师过渡语:是啊,这是一首唱给黄河的赞歌。学习诗歌,想要深入理解还要多读。接下来听朗读音频,同学们将你听到的语气旁批到书上。听完后,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,说一说应怎样读。(听朗读,作批注)1.朗读引导,感受技巧(聆听朗读——学生评价试读)预设:“我站在高山之巅,望黄河滚滚,奔向东南”一句总领下文,因此停顿要稍长。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“掀”“结”“奔”“劈”的重读,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,表现黄河的气势。预设:三个“啊,黄河!”音调越来越大,情感越来越强烈。教师指导朗读:虽同是赞颂,但“摇篮”一段,这三个字要读的温柔而深情;“巨人”一段要读出力量,读得坚定;“一泻万丈”、“铁的臂膀”读出气势,情感达到顶点的激情。引导学生齐读赞颂黄河的章节。预设:最后的两句“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!”充满了战斗的决心,要读得铿锵有力。过渡语:从点评可以看出你们都是朗诵的行家呀,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朗读技巧,那请同学们分组朗读练习。2.小组练读---美读美评(组内练习朗读,学生互评,看哪组读得更好。)3.师生联读,再次感悟(老师读朗诵词,同学们读歌词。)(设计意图:多种形式的朗读,以读促悟,加深对诗歌的初步认知。)三.赏读黄河形象一赏:黄河是一条怎样的河流?教师过渡语:在颂读中,我们肯定对黄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。请大家以赏析的目光再读课文,找出描绘黄河的的语句。思考:黄河是一条有着什么特点的河流?(学生回答)预设:描写黄河的语句:“我站在高山之巅——劈成南北两面”。“望”字统领描写。抓住动词“奔、掀、结、奔、劈”等动词读出黄河”一往无前、无坚不摧、历经曲折、波澜壮阔、气势恢宏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点;抓住“浊流、九曲”等形容词读出河水浑浊、蜿蜒曲折的特点等;抓“万丈”“掀”等修辞赏黄河的气势逼人、势不可挡。板书:望黄河气势磅礴二赏:黄河还是什么形象?教师过渡语:黄河是一条河,它的磅礴气势令人震撼。可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,黄河绝不仅仅只是一条河流。请同学们用心赏读批注第一处“啊,黄河——发扬滋长”语段,用词语(原词、自创均可)概括,对于中华儿女来说,黄河还是什么?赏读批注——学生展示——教师补充,深入解读预设:1.是摇篮,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2.是屏障(是巨人),追问为什么是屏障?保卫中华民族地理上的屏障(这里的屏障”既是天然的、军事上的屏障,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。)3.“向南北两岸,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。”把黄河比喻成巨人,把黄河势不可当的雄伟气势和力量展示出来了。师总结:黄河哺育、保卫、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。直接抒情,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。(设计意图:体会直接抒情的魅力,加深对黄河形象的认知。)板书:颂黄河母亲情怀四.感悟黄河精神1.向黄河母亲学习什么?过渡语:黄河不仅是一条一往无前、无坚不摧的河流,她还是一位呵护、保卫、滋养我们民族的“母亲”。我们中华儿女应向黄河母亲学习什么了?预设:伟大坚强板书:学黄河伟大坚强2.今日我们的誓言教师过渡语:在苦难的年代里,我们向黄河母亲学习“伟大坚强”,最终赶走了侵略者,建立了新中国。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今天的中国,国力日趋强盛,经济日渐繁荣。习主席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伟大战略构建,带给古老的黄河新的生机。同学们能换一个相似的词语,发出自己的誓言吗?预设:生:一往无前。生:豪情万丈。生:勇敢无畏。生:博大宽广。生:保卫祖国。生:开拓进取。(设计意图:结合当前现实,融合德育教育。)3.齐唱歌曲颂精神(设计意图:融合音乐学科,在乐曲中感受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中国人民磅礴的爱国激情。)师:说得如此丰富,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,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。(多媒体播放《黄河颂》,师生齐唱)五、巩固练习1.找出并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。(1)用你那英雄的体魄,筑起我们民族的屏嶂。(2)啊!黄河!/你一泄万丈,浩浩荡荡......(3)五千年的古国文化,从你这儿发原。2.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( )A.像你一样的/伟大/坚强B.你是/中华民族/的摇篮C.黄河/以它英雄的/气魄D.它/表现出/我们民族的精神3.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( )A.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!/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!(反复)B.啊!黄河!/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!(比喻、拟人)C.惊涛澎湃,/掀起万丈狂澜;/浊流宛转,/结成九曲连环。(夸张、对偶)D.向南北两岸/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。(比喻、拟人)4.对诗《黄河颂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( )A.第 2节“ 望黄河” 部分,一个“望”字统领下文,“ 望”的内容虚实结合,章法谨严。B.诗中“啊!黄河!”反复出现,起到了分层的作用。C.全诗都以第二人称“你”来称呼黄河,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、真切、浓烈!D.诗歌写得明快雄健,以长句为主,长短结合,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。六.小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,伟大的黄河,哺育了中华民族;英雄的儿女,维护了祖国尊严。我们为民族自豪、为祖国歌唱。作为今日之少年的我们,更要铭记并发扬黄河精神,为建设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的美好中国而努力。七.作业课外阅读《黄河大合唱》第三部分《黄河之水天上来》。八.板书课后反思本课的主要目标一是想通过对诗歌的朗诵,教给学生朗诵的方法,借以指导以后的诗歌朗诵。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,能初步积累朗诵的方法:先理解诗歌内容,再投入自己的感情,并在此基础上注意重音、节奏、语速的处理。但还不能达到较高的预期目标。应该是教师的指导还没有抓住关键因素,也与学生平日里不爱表现自己有一定关系。还应加强对诗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。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,这与平日里的锻炼少有关,也与环境的改变有关,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。反思这堂课,我觉得我还应该进一步钻研教材,从诗歌中读出自己,读出作者,在此基础之上,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,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东西。

展开更多......

收起↑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